电子病历的概念
电子病历是指计算机化的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电子病历不仅指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
电子病历系统是支持电子病历的一套软硬件系统,它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
所需设备及软件:
产品 |
性能 |
推荐厂商 |
电子病历服务器 |
处理器:P4
内存:1G |
HP |
电子病历工作站 |
处理器:P4 |
HP |
电子病历数据库 |
SQLServer |
微软SQL |
打印机 |
针式打印机 |
HP |
电子病历系统(软件) |
|
|
实现功能:
Ø 患者入科
病区护士为患者安排床位,患者的基本住院信息可以在床位卡上清楚显示。
Ø 转科、换床
系统可方便地进行转科、换床处理。
Ø 各种记录的书写
在各种记录的书写过程中,根据系统提供的首次护理记录、一般护理记录、术前术后护理记录等模板,可方便、轻松地完成书写。
Ø 体温单
体温单数据的录入为表格式填写,成完后,图形界面根据相应的数据自动产生曲线。
Ø 查看患者病历
查看病历功能使护士即时了解患者的主管医师书写的所有病程记录,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更便于护理记录的书写。
另一方面,对医院而言,病人完整无误地叙述自己的病情,是作出准确治疗的非常重要的依据。病历卡的诞生正是为了帮助病人叙述既往病史。传统的病历卡是一种纸质的本子,封面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历号、住院号等。病历卡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的基本状况,例如是否对某种药物过敏等;第二部分为病史,每次病人到医院看病时,由医生记录病人的病情叙述、检查、诊断等;第三部分为检查报告单,国内现行的化验检查报告单通常夹带在病历卡中。
病历卡保存方式:病人保存和医院保存。
病人保存方式:病历卡能够随着病人走,不论在何处医院,病人只需出示病历卡,医生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但是大部分病人不重视病历卡的保存,容易遗失、缺损;而因此造成的因病人叙述病史不完整,使医生不能完全掌握病人的病情,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确诊率。
医院保存方式:病历卡不能随着病人走,其他医院的医生不能通过病历获得信息,只能由病人自述,医生同样不能完全掌握病人的病情。同时对医院来说,保管所有病人的病历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对病历的查阅相当繁复,带来了很多不便。
电子病历──就是将病历中的所有内容作为计算机文档、按一定的路径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病历保存方法。
- 电子病历包括传统病历的所有功能。
- 病人看病不需要携带病历,只需提供自己的姓名、病历号或其他信息,医生通过计算机即可得到该病人所有信息。
- 功能强大的查询方法──模糊查询:通过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病历纸编号、时间、病历纸类型等组合来查询病人的病历,便于医生使用。
- 计算机能够在电子病历中记录病人每次的病情自诉、检查报告等。
- 医生能够在计算机上查阅病人各个时期的病情、在各个科室的诊断、用药历史等各种医疗数据或专项检查报告。
- 多个医生、在不同的科室可以对同一个病人同时浏览病历。
- 计算机中的电子病历不会出现传统病历的遗失、缺损、发霉、浸水等问题。可靠性强,能够永久保存。
- 即使传统病历遗失,计算机可以为病人重新输出一份完整的病历。
- 能够有选择地打印一个病人的部分信息或所有病历信息。
- 存储量大:一张光盘可以存储325,000个汉字或约50,000张A4纸的容量,相当于五百个(假设每个病人病历有100张检查、记录等)普通病人病历的容量。
- 缩短病历的查阅时间。
- 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大大降低了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