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3年,BYOD已经不再是个新兴的讨论话题,而是真正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成为了员工手中重要的生产工具,而各种Pad也取代笔记本频繁的出现在了众多正式的演讲场合。BYOD这一应用潮流的兴起,也成为了横在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双刃剑。如何在企业信息的安全性的同时又确保员工个人的隐私?这让员工与企业都非常渴望拥有一套适宜的BYOD解决方案。华为适时推出的企业BYOD解决方案则在其统一通信与协作各条产品线中产生了化学反应。
“早在2007年iPhone出现华为就开始研究移动办公如何提升企业效率,而2009年随着iPad这类平板电脑诞生就已经开始在公司内部进行分期部署。” 据华为企业业务BYOD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总经理王岩军介绍,经过近四年的实践积累,目前在华为内部执行的BYOD方案用户量大约是七万人,占全部员工数量的50%。受益最大的就是高管和市场人员这类长期需要“移动办公室”的员工。而2012年咨询公司的测算表明实施BYOD方案后华为的主要项目提升了大约40%的效率。
服人必先律己,率人须以身先。华为以自身为试验田为企业描绘了BYOD的蓝图,目前华为BYOD方案全球已有超过50个成功案例。相关安全产品包括SVN2000&5000系列安全接入网关、ASG2000系列上网行为管理产品、NAC安全解决方案。
同时在移动应用方面,华为则有相应的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与企业桌面云解决方案。eSpace本着“体验设计牵引研发实现”的理念,实现了不同客户端一致体验、融合视频、全新IP终端等新特性和功能,为企业便捷沟通、高效协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卓越体验。
重要的是华为eSpace在集成VOIP、视频、即时消息、会议四大功能的同时,可以将移动终端、桌面终端与智真系统完整结合,构筑融合视频。视讯产品近年来在全球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一方面是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企业降低差旅费用,很多会议改为远程会议,而传统的语音形式又不足以满足特定需求,这就使得视讯产品越发受到企业青睐。另一方面像全景智真这样的高级产品则可以提供足够的临场感,让相关人员避免了车马劳顿并可以加速决策的产生。
而华为对于视讯产品保持着一贯的作风——自研。华为智真与视讯产品领域总经理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说道:“华为从93年开始做图像处理,目前在视频通信领域获得700多件专利受理、400多件专利授权,覆盖业务处理、信令与控制、音频、视频、数据等各个方面。在下一代H.265视频编码标准上,华为也拥有众多的核心专利。”华为同时推出的96系列多点控制单元凭借全球领先的1080P60全适配能力,可智能匹配智真、高清终端、标清终端以及移动视频终端等不同会场的接入能力,不仅能让这些会场以任意协议、任意格式、任意带宽自由接入,还能让各会场获得最佳的音视频效果。
在不断追求打造智真这类高端产品的同时,华为也推出了TE30这种满足广大中小型会议室需求的产品。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的理念还是需要一个IT类人员来支持产品的使用,具体体现在安装部署、维护、使用乃至房间的装修、灯光、设计、吸音都需要专业化的考虑。
如果视讯只停留在专业层面,那么又当如何普及?华为TE30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而推出的。“这就像许多以前PC上做的事情现在可以放在Pad上来做一样,都是既简化了操作、又提升了体验,也是对行业的革新。” 华为智真与视讯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刘学军对此评价道。
BYOD方案对eSpace和视讯产品解决方案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业务承载基础,华为传统的路由交换等业务所获得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在基础网络层面,华为的CloudEngine128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推出也奠定了其在高端交换设备上的领导地位。而S5700系列全千兆交换机可以分别在园区网和数据中心内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了各方一致的肯定。
同时,华为eSight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也是华为针对企业市场重要的棋子。eSight是华为面向企业基础网络、统一通信、智真会议、视频监控和数据中心的整体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支持对多厂商和多类型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和配置管理,并对网络和业务质量进行监视和分析,实现对企业资源、业务、用户的统一管理以及智能联动。
由企业员工个人的使用习惯变化催生的BYOD潮流,在整个协作与统一通信市场中产生了蝴蝶效应,引发了IT消费化的趋势。对于华为这种拥有超长产品线的公司,也是进行产品整合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