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介绍,目前,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上备案的人员超过210多万人,近9000家医疗机构并入联网。对于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医及结算问题,人社部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联网服务,至少每一个区县都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够联网。
“异地就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区域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加上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产生这类问题,往往会导致群众看病要跑腿垫资,成为又一个就医的痛点。”游钧介绍,我国建立了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程,并在2016年底投入运行,2017年平稳运行一年。目前,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上备案的人员超过210多万人,近9000家医疗机构并入联网,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据游钧介绍,目前,每天在全国异地就医国家平台上实现直接结算的超过1600多人次,参保者每次住院少垫资1.6万元。从运行的情况看,目前异地就医秩序平稳有序。
对于目前哪些人群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游钧介绍,按照规定,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是四类人员,包括异地安置人员、长期异地居住人员、长期异地工作人员、符合异地就医转诊条件的人员,需要在参保地医保机构进行备案。
关于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医问题,游钧表示,主要是要根据这两类人员的就业特点和就医需求,通过简化备案流程、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联网服务,至少每一个区县都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够联网,并且建立快速发放社保卡机制,来满足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