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沙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共同探索长沙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之路,会上还发布了《长沙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据了解,这也是长沙首次通过教育城域网召开的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视频会议。
【现象】让孩子站起来交流
“教育信息化的多种模式将让教师、学生、家长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教师不再是课堂教育的唯一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唯一的受教者。”会上,雨花区教育局结合自身介绍了工作经验。“课堂上不仅有学生、老师,还有家长,课堂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以往的课堂里,孩子们被动的接受着老师传授的知识,课后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创造空间。雨花区教育局负责人认为,“网络学习空间、电子书包等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样的形式,让老师不用‘蹲下去’和孩子说话,而是让孩子站起来与老师交流。”
那么,这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否适用于学前教育?会上,雨花区教育局的负责人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幼儿园的孩子们围坐成一排,课堂上,老师用音频、图像、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想象式”教育,而是让孩子亲身领悟,达到学前的教育目的。
【探索】用新船票登上新船
和以往常规的领导讲话不同,会上,省教育厅信息化推进办主任潘军用最生动的语言、最翔实的数据、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就“要不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什么”、“要推进怎样的信息化”以及“怎样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全体人员进行了辅导培训。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但是仅仅使用多媒体上课就是家欧阳的信息化吗?潘军认为,教育信息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了视频、音频的使用;教育教学素材的数字化;用网络改变学习。“如果仅仅使用一体机等多媒体手段来取代整个教育信息化,那用一句歌词形容就是一张新的‘船票’登上了过去的‘旧船’,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过去的20至30年,尤其互联网不发达和资源极度短缺的状况,大家都以为是解决远程教育、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进入到21世纪之后,部分教室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有了丰富的备课平台和资源,极大的丰富了教师授课和展示的手段,数学、物理、地理等课程都能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潘军将信息化教学分为了不同的时期进行解读,同时指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包括沿海发达城市、湖南省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长沙市的大部分学校还处在这个阶段。
那么,究竟要推进怎样的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三通两平台’的目标,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潘军表示,之所以命名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是因为和传统的微信、QQ空间等网络方式不同,学习空间不仅满足人际互动的需求,还能满足资源汇聚的目标。“在未来,还应该设计交易结算制度,促进优质课程上传,最终实现资源的自选超市和推送的智能化”
【目标】2015年前实现五个100%
近年来,长沙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市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每年都维持在1.5亿元左右,有效推进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长沙绝大部分区县都建成了教育城域专网。”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华在会上作工作报告,他指出,长沙“三通两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市乡镇以上的中小学全部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80%的中小学校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绝大多数教师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同时完成了61个“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学点”建设。
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和学校认识不到位、紧迫性不够,城乡间和不同类型教育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长沙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仍有待加强,还需要切实改进工作。会上,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了《长沙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明确了长沙信息化教育的11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时间进度表。
《计划》还明确了2015年前全市信息化重点工作必须实现五个百分之百,即100%的农村小学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100%的乡镇和乡镇以上学校实现互联网宽带接入;建成与不断完善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并100%推送到所有“宽带网络校校通”的班级;全市100%的教师和90%以上的初中阶段以及以上学生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各学校建立基于空间的虚拟化机构平台,空间教学与管理普遍应用;对任课教师分级分批开展“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学技能培训,任课教师都能掌握基本使用技能,熟练地利用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到2015年,教师培训以及达标考核实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