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市政府召开“2013智慧南京商机发布会”,会上,一批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工程”公开招标,透露出不少“智慧民生信息”。
市民卡将变身“电子钱包”
在昨天公布的“智慧南京”首批4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市民卡提档升级解决方案”尤其引人注目,今后,市民卡将“聪明”到什么程度?记者了解到,今后,市民卡将充分发挥身份识别、信息记录等功能,紧扣老百姓的“医食住行”,市民无论是健身休闲、还是下馆子、逛商场等,随身一张市民卡均可以搞定,“第三方支付”的便利将十分明显。
今后,市民卡还将实现银行账户、电子钱包与社保账户之间的划转、圈存及自动充值、信息查询等应用功能。同时,它在公共事业相关税费缴纳、工资福利发放、书报订阅、农贸市场交易、药店购药、住房物业等日常生活中小额电子消费方面,也将“大显身手”。据悉,这一项目将在2014年完成方案招标。
今后,南京将建“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在2014年6月投入使用。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各级医疗机构、部门、社区和市民间的医疗卫生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包括建立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
与此同时,还将建设“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平台,南京市民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记录、检查检验信息都将存储在该平台上,患者在区域内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医生都可以调阅该患者的健康档案和在其他医疗机构的就诊诊疗信息。据了解,这套系统将从2014年1月开始建设,到2014年底验收。
此外,南京未来还将实现“远程健康监测”,将对老龄人群、慢性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开展各种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然后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送至监护个体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遇到异常数据实时向监护医生或亲属发出警报,保障发病后能够得到及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