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教育局基建处处长房义荣介绍说,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服务新区本地的学生,也同样服务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目前大多数新技术正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便将在辖区内推广。例如,在泰达实验学校内已经全覆盖的电子白板,目前已经在新区拥有了较高的配置率,塘、汉、大区域都正在逐步普及开来,预计2015年将基本实现全覆盖。正在浙江路小学试点的远程课程交换和智能录播系统,已经可以实现主校区和分校区的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今后这样的系统还将在一些优质校园推广,将名师的课堂教学、优秀的课程设计录播到网络上,让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教室或者家里直接收看,随时享受名师资源。而大港五中的数字校园系统也即将在各个区域推广,塘、汉、大10所学校将率先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
根据《滨海新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滨海新区还将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建成“三网融合”的数字网络,实现100%校园数字化,100%教室数字化。同时,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水平。一方面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另一方面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此外,还将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今年,滨海新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100%达标,全面缩小区域、街镇和校际间差距。为了使新区教育整体均衡发展、区域教育特色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现代化水平,着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到2015年,实现新区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通过统一学制、统一规划建设,高水平新建和改建、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充足学位,保证每一位新区居民子女和外来从业人员子女享受均衡的义务教育。实施“名校”带动工程,让优质校与一般校合作办学,推进小班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