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营销资讯 >> 行业动态
医疗信息化趋势或促进“第三处所”的出现
 
  2012/9/18
 

  9月13日,安永发布的全球生命科学年度报告《转型2012,第三处所时代:无所不在的医疗保健》指出,鉴于目前慢性疾病支出占到发达国家医疗保健总成本的3/4,生命科学企业在培养患者健康行为及提高疾病管理效率方面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压力。

  然而,为了在这个环境中得到良好发展,企业必须从根本上重塑其业务模式,使自身更以患者为中心,并更能推动患者行为的改变,但目前为止,能够采取这种方法的企业凤毛麟角。

  安永全球生命科学主管Glen Giovannetti表示:“不论提供的是何种产品或服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生命科学企业均被要求协助患者改变行为模式并提高医疗健康管理体系绩效。实现自身业务模式的颠覆性创新需要企业做出大胆的尝试,但是,对愿意了解患者真正行为动机并将其应用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的企业来说,未来医疗保健体系的机遇和回报将是十分巨大的。”

  “第三处所”概念

  安永亚太及大中华生命科学主管张翌轩指出:“对于生命科学企业而言,深入了解患者行为并促使患者做出积极的改变,这一新的要求因以下主要趋势而变得更加紧迫。”该报告指出:“不断变化的激励机制正将更多的金融风险转移给供应商,而供应商需要改变患者行为来管理这种风险。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社交媒体、传感器和监视器等技术使患者更能直接控制自身的数据和健康。另外,这种改变亦促使报告中所描述的医疗保健行业中“第三处所”的出现。

  针对“第三处所”的概念,该报告强调:通过将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心从医院和医生的诊疗室转移至患者所处的地方,即第三处所,“无处不在的医疗保健”变革有可能大大提高医疗保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同时也会对无法相应调整自身业务模式的生命科学企业造成破坏。

  目前,推动医疗保健服务无所不在的几个科技发展趋势包括:下一代社交媒体、游戏、消费设备的医疗化。

  张翌轩指出:“医疗信息的数码化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前所未有地将我们所有日常的健康决策与行为紧密的与无数人群、产品及服务商连接在一起。最能分析商机并提出增值服务的企业将是未来几年最大的赢家。”

  近些年来,这些“第三处所”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践中的成功。例如,医疗健康社交网站的出现,可以使患者、医生以及其他人士共同探讨病情、副作用及相关治疗方案。在这些网站的基础上,由First Life Research开发的Treato等新网站正在发挥更大作用,这些网站使用直接语言沟通和人工智能,从多个网站讨论中挖掘发展趋势。另外,其他站点还让患者能够了解有关成本和质量的信息,这使得医疗保健经济日益透明。

  改变医疗习惯

  Glen Giovannetti指出:“为了了解和影响患者行为,并成功地将现有业务模式向新方向拓展,企业需利用来自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在过去10年中,这一领域在了解固有的决策偏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固有的偏好往往会阻碍患者实现健康方面的改善。”

  安永在报告中指出,将这些见解转化为行动的指导原则包括:探寻更多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来创造、传递并实现价值。这就包括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极强的产品和服务,与患者建立终身关系,并关注消费者体验以及从多个渠道获取收入(如提供数据分析,而不只是销售药品或设备)。

  张翌轩建议:“企业可以考虑研究一下行为经济学,成功的企业会通过应用行为经济学了解患者的真正动机,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提供预防服务并建立品牌忠诚度。”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开展的一项试点研究,使用了基于博彩形式的激励措施以及其他行为经济学杠杆,提高了患者对Warfarin的依从率,未依从Warfarin的患者比率从36%降至3%~4%。

  而一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采取了讨好消费者的手段。长久以来,电子和在线游戏被认为对健康行为有阻碍作用,然而现在却更多地被用来推广健康行为,如更好的饮食、控制体重和依从治疗方案。Keas和HealthPrize等创新性初创公司都开发了可以使用游戏、社交媒体以及相关技术的项目,以服务于更多力求促使员工采取健康行为的雇主。

  Kaiser Permanente的Garfield医疗保健创新中心正在研究更多的电子和在线游戏,帮助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提高技能并减少失误。

  此外,日常物品和医疗设备之间的界线正日益模糊。智能手机和其他物品逐渐变成配备着植入式传感器并能够进行无线互联的物品,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提供并监测自身医疗数据,并无需去诊疗室就能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进行互动。同时,医疗设备也变得更为智能,且具有更强的互联性,使患者可以越来越多地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张翌轩建议:“了解患者偏好可以使企业‘大批量定制’产品,同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但是,了解患者的个人偏好需要企业以更加清晰、不偏不倚的方式向患者传达信息(如以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形式)。”

 

 
© 2012 WebSI.Cn IT渠道门户 蜀ICP备120250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