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要求IC卡明年元旦全面上市的日期越来越近,未来金融IC卡有望推进加速。北京工行昨日就表示,可将磁条借记卡更换为芯片借记卡,并免收首年年费;而招商银行客服人员也表示,9月下旬,招行也将正式发行芯片卡。
全球范围内磁条卡向IC卡迁移已是趋势,外资巨头进入国内市场也势必选择发行IC卡来争夺客户。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和银联加大了IC卡的推进力度,上半年银行IC卡的发卡量接近过去历年累计总和。目前央行鼓励各商业银行通过行业应用发行金融IC卡,如社保卡、居民健康卡、城市一卡通、人保障卡等,行业卡能够为使得银行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并带来增量资金。
以社保卡为例:假设银行发行100万张金融社保卡,按照上海市平均工资以及社保政策,个人和雇主共缴纳的社保金比例为48%(个人11%,雇主37%),则发卡上一年能累计收到230亿元社保资金,对银行存在巨大的吸引力。
预计2013年-2015年,国内金融IC卡发行量可能在10-20亿张。有望为国内IC卡产业带来新增需求在百亿级别。
根据央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2013年元旦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近期各银行IC卡的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此外,根据人社部通知,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2011-2012年为试点阶段,2013年起开始全面推广,所有地区新发卡均采用单一芯片卡。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1.99亿人,人社部规划2015年末发卡数量达到8亿张,未来4年年均发卡量1.5亿张。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前端的IC卡制造,以及后端的支付终端生产两个环节。IC卡制造主要涉及芯片制造商、卡基制造商、COS系统开发商、IC卡制造商;终端制造商主要包括ATM机和POS机制造商,还有系统设备商等支持企业。